過去30年,亞太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飛速發展,創造了大量財富,使大約10億人擺脫了貧困。
然而,該地區亦 造成了環球最多的碳排放增加,以及一些嚴重的生物多樣性喪失。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若不加快改革,亞太區在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可能會落後三十多年。
該地區要到2065年才有望實現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比聯合國的2030年目標晚了約35年。氣候行動進展緩慢是一個關鍵原因。
我們的三位專家最近在新加坡碰面,回答了有關可持續發展、亞洲可持續發展狀況及其他相關主題*的一些緊迫問題。
討論圍繞以下問題展開:
投資者需要解決這些問題是因為他們投資的大部分資產都面臨三個關鍵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氣候變化、不可持續的生產與消費、及不平等加劇。公司無法獨善其身,而且這些問題會產生影響投資者的風險。[AY]
然而,該地區亦 造成了環球最多的碳排放增加,以及一些嚴重的生物多樣性喪失。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若不加快改革,亞太區在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可能會落後三十多年。
該地區要到2065年才有望實現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比聯合國的2030年目標晚了約35年。氣候行動進展緩慢是一個關鍵原因。
我們的三位專家最近在新加坡碰面,回答了有關可持續發展、亞洲可持續發展狀況及其他相關主題*的一些緊迫問題。
討論圍繞以下問題展開:
可持續發展目標是甚麼?為甚麼重要?
聯合國所有成員國於2015年通過了可持續發展目標。這些目標為識別及解決阻礙實現更加可持續、公平長期增長的環境與社會問題提供藍圖。投資者需要解決這些問題是因為他們投資的大部分資產都面臨三個關鍵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氣候變化、不可持續的生產與消費、及不平等加劇。公司無法獨善其身,而且這些問題會產生影響投資者的風險。[AY]
公司無法獨善其身,而且這些問題會產生影響投資者的風險。
亞洲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為甚麼落後?
首先必須指出,可持續發展緩慢不僅僅是亞洲面臨的問題,而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可持續發展的門檻很高,目標不易實現,而且這些問題往往高度政治化。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有提升空間。其次,亞洲的一些特點使得一些目標更難實現。例如,在氣候變化及能源轉型問題上,亞洲的快速增長使得該地區的能源需求增長遠超其他地區。鑑於現有的能源技術,這意味著更多的化石燃料使用。
因此,換個角度來看,這17個主要類別的可持續發展中,與增長關係最密切的目標(如教育、健康)進展最大,而與增長帶來的負面產物相關的目標(如環境)則倒退。
亞洲需要利用各種資本的力量來幫助解決其可持續發展問題。這意味著政府需要與私營部門攜手合作,糾正市場失靈,同時鼓勵具有社會效益的私人投資。[JL]
各國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作出的承諾是否足夠?
世界各國紛紛公佈從2050年到2070年不等的各種淨零截止期限。遺憾的是,雄心勃勃的目標與真正的可靠行動之間通常存在鴻溝。舉例而言,碳定價是幫助經濟脫碳的一個重要途徑。但亞洲少有司法管轄區使用碳稅或排放交易計劃。只有中國真正有交易計劃,但仍處於起步階段,中國的排放量預計要到2030年才會達到峰值。
區內還需要建立更多合作,以對電力、運輸、建築及農業作出必要改變。未來10年將至關重要。[JL]
在可持續發展會議上客戶想要討論哪些話題?
這要視乎情況而定,區內一些投資者才開始接觸ESG,而另外一些投資者已經非常老練。但非要選一個的話,氣候是主要關心的話題。最近關於喪失生物多樣性的討論也多了起來。還有多元共融、現代奴隸制與勞工等問題同樣,而管治問題一直是熱議的話題。
有些問題非常本地化。例如,在澳洲,關於原住民的人權及文化遺產管理的討論非常複雜。
積極所有權及參與是客戶非常感興趣的話題,當中的數據透明度及質素是判斷是否脫售資產的依據。客戶還想知道如何組建團隊處理ESG問題,以及了解監管變化(例如,如何避免洗綠)。[DWR]
為甚麼從自下而上角度而言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當我們考慮如何投資時,可持續性問題對投資的影響是我們必須考慮的,這些問題可能會是資產特有的。所以,有一些行業會有更高風險,比如能源行業;而另外一些公司可能受益於解決能源轉型問題的措施,比如公用事業公司。
健康護理行業可能存在藥品定價與平價藥品獲取渠道方面的風險。但是,實現藥物量產或針對大���製藥公司所忽視疾病的醫藥公司提供機會(並帶來積極的環境與社會效益)。[AY]
可持續投資的主要誤解有哪些?
誤解一是這只是一種投資風格。實際上,可持續投資可以通過代表不同投資風格與理念的方式實現,包括主動、被動、上市、非上市、全球產品、單一市場產品等等。另一個誤解是所有術語都指向同一件事。但是,舉例而言,ESG整合(自下而上的風險方法)與道德投資(基於價值觀納入/排除投資)不同,後者亦並非影響力投資(幫助實現經過深思熟慮的積極可衡量變化)。
最大的誤解可能是認為ESG整合/可持續成果與投資表現不可兼得。
雖然還需要進行更多研究,但已有大量證據表明,ESG分數愈高,資金成本愈低,長期表現愈好。[DWR]
政府如何看待能源轉型的得失?
我們所處的地緣政治環境——全球體系分裂為不同的集團和聯盟,使能源轉型變得更加困難。這並不意味著完全無法推進能源轉型工作,各個國家能夠做到很多事,但缺乏協調必然會拖慢必要的變革。這是因為我們在可持續發展領域面臨的許多重大問題都需要集體行動解決。無論是哪裡的排放物都會對地球造成影響。但若世界上的主要國家爭吵不休,則不太可能聯合起來解決這些重大問題。
因此,在去年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各國達成的協議距離促進發展中經濟體能源轉型所需的資金數額有著很大缺口。[JL]
金融業在促進能源業實現淨零目標方面的行動是否足夠?
我認為,雖然進展已經加快,但金融業做得還不足夠。金融業的參與仍處於起步階段(例如,有許多數據問題需要解決),世界仍然非常依賴化石燃料,脫碳進展非常緩慢。衡量公司是否有可能實現向新方向發展承諾的標準還需要時間制定完善。
因此,深入新聞背後,金融機構所作整體減碳承諾還遠遠不夠,而且通常高度依賴於政府履行自身承諾。
當然,我們不應該感到驚訝,因為倘若國家政策不遵循淨零目標,資金流亦不會向淨零目標看齊。私營部門與公營部門需要同心協力,否則我們將無法實現這些目標。[JL]
喪失生物多樣性為甚麼對投資者而言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關鍵在於,如果生物大量滅絕,人類作為物種之一將無法獨自存活。但作為投資者,我們作出的每項投資都依賴自然資源。每家公司都會在大自然中留下足跡。因此,我們需要考慮當資源日益稀缺時,這些公司如何繼續獲取自然資源。
生物多樣性很重要,因為健康護理行業立足於利用自然尋找疾病治療方法。
從健康角度來看,運營亦需要健康的環境。以中國為例,減少使用化石燃料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嚴重的空氣污染對城市健康的影響。
換言之,投資者可以投資於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解決方案,以及減少甚至扭轉對生態系統所造成破壞的解決方案。[AY]
能源保障會推動能源轉型嗎?
大多數經濟體仍然依賴化石燃料。從當前能源危機可知,轉型無法在一夜之間實現,因為可再生能源無法填補石油及天然氣供應突然停止造成的缺口。但政策制定者需要考慮未來,而不僅僅著眼於當下。政府需要做的是,一方面,控制短期衝擊,制定政策幫助家庭及企業應對更高的價格,另一方面,逐漸減少對化石燃料(尤其是進口)的依賴,從而降低發生能源危機的概率。
但政策制定者需要考慮未來,而不僅僅著眼於當下。政府需要做的是,一方面,控制短期衝擊,制定政策幫助家庭及企業應對更高的價格,另一方面,逐漸減少對化石燃料(尤其是進口)的依賴,從而降低發生能源危機的概率。
投資者應該如何區分好的ESG機會與洗綠?
你需要尋找投資流程已融入ESG的相關細節證據。你需要與投資團隊交談,了解他們對這些問題的掌握程度。當投資者談論積極所有權及參與時,你應該尋找證據證明他們不僅是誇誇其談,而是真正關注成果以及了解這些成果是甚麼。[DWR]
* Amanda Young [AY]、Danielle Welsh-Rose [DWR]及Jeremy Lawson [JL]參加了5月24日在新加坡舉行的小組討論會 安本首屆可持續發展峰會 。為了簡潔清晰,回答經過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