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金融危機已經是十多年前的往事,但投資者依然面對的就是如何發掘可靠收益來彌補低微的債券收益率,同時避免承擔過高風險。
雷曼倒閉後,各國政府推出大規模的支持措施,旨在保護金融體系,但西方的政策官員卻因此陷入低利率與高負債的長久循環。為減輕新冠疫情的經濟影響,當局近期推行的措施導致這個週期延長,令情況雪上加霜。
投資級別債券收益率受壓甚至跌至負值,驅使資金流向風險較高的資產,藉以追求增長與收益,當中最常見是高收益債券和股票。
股票投資尤其受到青睞,不但推高估值,亦影響投資組合的多元化程度。在通脹壓力升溫之際,這個全球趨勢幾乎未見緩和跡象,即使政府縮減資產購買規模,突顯熱門投資對象缺乏價值時亦不例外。
投資者從未如此需要尋找可靠的收益來源,亞洲的情況尤其如此,畢竟區內人口迅速老化,退休金保障不足的情況令收益投資的概念根深蒂固。
發掘收益的途徑亦有所演變——從債券利息、股息、出租物業乃至創造Youtube和電子書內容,P2P(點對點)網絡貸款和加密貨幣。
儘管如此,亞洲仍然以債券、股票和房地產等傳統途徑為望。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和新加坡並無對股息收入徵稅,亦不會徵收股票資本增值稅。
然而,派息股通常被視為價值股,故此投資者(特別是亞洲的投資者)可能已經錯過近年增長股(包括美國科技公司)的可觀升幅。
此外,不少股息型策略使用備兌認購期權來加強收益。備兌認購期權的賣方賺取收益,以承擔股價不會超過設定水平的風險。然而,如果股價升穿該水平,認購期權的持有者(而非期權賣方)將獲得收益。
值得慶幸的是,最具創新思維的基金經理構思出更聰明的方法來迎合投資者的收益需要,同時不會局限投資組合的多元化程度或上升潛力。
有些投資者則採用股息捕捉策略。他們在全球股票市場進行篩選,以期物色派發定期股息(全年或半年)和特別股息的公司,後者指獲取巨額現金(如出售資產)後一筆過派發予股東的股息。全年策略性捕捉這類股息事件,可以大幅提高投資組合的收益率。
股息捕捉策略旨在獲得最大收益而不會錯失市場增長。在間歇波動期間,投資者仍然可以在等待市場收復失地的同時獲取收益。
另外,有些策略是投資於一系列上市另類資產,這類資產與傳統股票市場的相關性較低,例如是基建、專門信貸、私募股權及其他曾經缺乏流動性但目前可以在交易所買賣的資產。
此等資產的收益因素往往與傳統股票和債券有所不同,因而能夠提供定期收益,不受整體市場環境的影響。這為非專業投資者開創新的機遇領域,從而建構真正的多元化收益組合。
舉例來說,基建資產擁有穩定、長期回報的往績。隨著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長,加上政府普遍提供補貼,太陽能及風電等行業的前景不俗。
我們亦希望重點介紹一些小眾投資種類,例如是健康護理專利權費,其角色是為新藥研發提供成本融資。這些上市公司可獲得與藥物銷售額掛鈎的款項(或專利權費),以此作為前期融資的回報。這種另類融資途徑提供與產品臨床開發一致的高收益潛力。
專利權費一般與專利的年期對應,所以每款藥物的風險都是獨特的,很大程度與全球經濟週期無關。基於新冠疫情的緣故,我們預計健康護理開支將持續增長,顯示相應收益流可能會長期持續。
當然,若要洞悉哪些資產在可接受的風險水平上具有較佳的長期回報潛力,投資者需要經驗、良好的判斷力以及充裕的資源,所以需要選擇合適的投資合作夥伴。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投資者對收益的需求可能從未改變,但隨著金融機構推出不同的解決方案,演變不同的收益投資產品,投資者現在應該決定是否有需要重新規劃理財方案為資金賺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