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在中國文化中是一個吉祥數字。這是因為「八」與「發」的發音相近。因此,電話號碼、車牌號或地址中「八」字越多被認為越幸運。

國家主席習近平已經領導中國走過大約八年,在任期間把「中國夢」與國家「復興」放在政策核心。自2013年出任主席以來,中國經歷了巨大變革,有些受到歡迎,有些存在爭議。

在習主席的領導下,經過多年的市場開放,外國投資者湧入中國股市與債市。最近,為限制若干行業的影響而採取了一連串令人矚目的監管干預,引起投資者深刻反思投資在習主席領導下的中國當中風險。

我們研究報告系列中,探討了在習主席領導下的中國對投資者的影響。當中列出了最近政策與監管變動的潛在誘因,重點闡述中國管理經濟與社會挑戰的方法如何及為何改變。

我們認為,這些政策干預是習主席管治國家及制定政策過程中的自然發展,而非變革。雖然他的治國方針與之前歷任以共識為導向的主席不同,但這在他執政初期已有跡象。

我們認為,這些政策干預是習近平治理國家及制定政策過程中的自然發展,而非變革。

關鍵摘要:

雖然中國的發展與其他國家有相似之處,但總體而言是獨一無二的
過去的增長模式沒有給中國的未來發展劃出清晰的路徑。這帶來了各種挑戰,包括中國政府官員尋找政策先例、世界各國領導人適應中國的崛起及投資者嘗試應對其複雜情況。

習主席在上任之初面對諸多挑戰
他需要:解決銀行系統及資本市場的政治腐敗及效率低下;調整經濟結構,並解決之前不惜一切代價發展經濟所帶來的負面環境及社會後果。中國需要在成為科技領袖的同時,管理好與其他世界大國日益激化的貿易及安全緊張局勢。

他的執政方針強調國家主導
在擁抱創新的同時,習近平提倡加強國家對社會與經濟事務的控制,當企業被認為危害社會穩定時,他更願意進行干預。他不太會容忍反對及威脅中國共產黨統治的行為。他也更願意在外交事務中維護中國的權益。

習主席的政績褒貶不一
反腐行動及開放國內資本市場是最成功的。雖然並非一帆風順,而且前路漫漫,但金融去風險及氣候政策取得了重要成果。

氣候政策方面,由於煤炭依然是重要的能源來源,中國能否履行其國際承諾遭到懷疑。即便如此,零碳科技在國內發電的份額快速增長,同時,中國是全球低碳科技產品的主要供應國。

「中國製造」計劃幫助國內生產商及出口商攀登價值鏈。但是,此舉以及愈來愈多國家不願意放鬆國家控制亦代表著世界傾向重商主義,這不利於貿易發展。

一帶一路倡議以及中國在國際機構中日漸活躍的身影,更符合其經濟地位。然而,其他出於安全考慮在國內外採取的行動使中國在政治上更加遭到孤立。

總體而言,儘管趨勢水平增長繼續放緩,中國仍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並避開了很多分析師警告的硬著陸。

無法輕言成敗
分析中國最新政策計劃時,無論是從增長還是投資後果而言,都無法輕言成敗。

「尚算不錯,還可更好」……
雖然過去八年未必說得上「幸運」,但習主席在任期間的政績可能可以歸結為一句話「尚算不錯,還可更好」。

中國今天面臨的經濟與政治挑戰與他執政之初同樣艱鉅。

改革發展不足的福利與稅務系統的機會已經錯過。小公司仍難以與受到優待的國有企業公平競爭。

同時,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受到數十年老規則限制,阻礙農民工在最理想城市定居。

若習主席一如民眾期望繼續執政,預料前路還有很多挑戰。